铸金炼课 铸魂育人 ——学校举办金课建设现场观摩及研讨会
10月15日上午,中国美术学院举办“铸金炼课 铸魂育人”金课建设现场观摩及研讨会。许江院长讲话,副院长高世名、教务处、研究生处、研创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各系科负责人、学科秘书参加会议。
许江院长首先带领与会人员到展览现场象山校区14号楼展厅,观摩了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研究、江南园林精测与研究、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等金课案例。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张捷老师介绍了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研究的课程情况,该课程在传统的“对景写生”、“记忆写生”之外提出了“文字写生”教学理念,层层推进“见景生情、因物起兴、随机摩写、生机毕现”的教学方式,走向由笔墨境界向人文境界再到生命境界的跃升。
建筑艺术学院邵健老师介绍了江南园林精测与研究课程情况,课程团队关注于存疑意识、四季意识、构造意识和学以致用意识,强调“在场”的方法,要求学生身体力行、实地创造,强化实景实物观察与临摹,通过现场精测,培养叙事能力,独立创作脚本以全方位表述园林研究成果。
手工艺术学院周武老师介绍了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课程情况,课程源自早期的工作坊教学模式,以校内导师与外聘导师合作教学为特色,强调材料、技法和思想的统一,增强课程的融合性,构筑了新的研究生课堂,打造手工艺术领域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现场。
许江院长指出,三门课程案例分别通过国画观览的视界、园林驻足观赏的空间、陶艺上手的器物表达了中国的山水观,由大而小、由远及近地形成了视觉艺术东方学的三个维度,这是中国美术学院课程建设的特色及优势。在走进设计学科案例展厅时,许江表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持续打造生命关怀,深入城市建设与生命关怀的日常,展示设计创新之学的演练。嘱咐教师们深切关注学生个性化教育,不断挑战这一艺术教育的最难之处。
课程观察之后,与会人员同赴设计艺术学院观摩了设计艺术学院展览,从成衣设计、视觉传达、红设东方社会实践、空间交互各环节观摩了设计艺术学院近期学生创作。
研讨会上,教务处、研究生处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汇报了金课建设的推进情况。许江指出,中国美术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2017年起便主抓培养方案、重视核心课程,并于2018年率先提出及撰写研究生课程体系纲要。今年以来,更是通过举办“铸金炼课”十五案展、颁发哲匠金课奖、打造“铸金炼课”第二回展览,持续推进“双万”金课建设,中国美术学院也迈入了课程建设最为紧锣密鼓的时期。
许江强调,正在展出的三门金课案例全面演示了特色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拿出了有说服力的教案和课程作业,为正在进行的本科三十案工程做出了优秀的演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的汇报聚焦各自特色优势,梳理了本单位的课程体系,需要注重当前课程与前端课程及下行课程的关系,进一步加强问题意识,并给出改进措施。
许江指出,艺术学已经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但其评定标准和施教方法相较独立的特性仍存在一定距离,尚难以整理出其他学科认同的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应在育人之学的基本理性之中,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中。我们要肩负艺科建设的使命感,不推诿、不忽悠,炼好金课。兼顾以基础、专业、创作为模块关系的“身法”,以及课堂、实践、研究为链状关系的“手法”,涵括教学界共识,凝练具有中国美术学院特色的金课。
许江对各教学单位要课程研究和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细化课程简述,做好模块关系、整体介绍、单元结构、简要特色优势的梳理;二是要确立课程历史沿革与思想脉络,加深对于课程人文背景与时代意义的思考;三是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提出具有独创性、前沿性、针对性相应措施;四是通过课程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一系列研创成果。他希望国美金课建设对标“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育人目标,加强课程规范,聚力指标突破,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和一流教材。
高世名副院长在研讨会上强调,金课建设要深入细致剖析课程的“料”,以本次展出的三门金课为示范,统筹好“身法”“手法”和“心法”的关系,着力解决“上下文”和“大小课”问题,进一步提升课程的建设的精度。
本次“铸金炼课 铸魂育人—中国美术学院金课建设展”是在2019年初“铸金炼课——2018年度研究生核心课程十五案展”的基础上,遴选中国山水画与创作研究等三门荣获“哲匠金课奖”的核心课程,在进一步充实提升后再次展出,是学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展览持续至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