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创

嘤鸣求友,会通履远——中国美术学院举办首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16-03-10
    37日下午,由研工部、研究生处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的“嘤鸣求友,会通履远——首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在南山校区南山书屋举行。本期活动以“学术研究与博士研究规划分享”为主题,重点围绕研究生如何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进行交流和分享,同时也为2015级博士生研究规划汇报做准备。副院长王赞教授,研工部部长、研究生处处长毛建波教授,绘画艺术学院副教授封治国博士,以及获得博士研究规划项目资助的2014级博士生王犁、张书彬、吕晓萌等应邀担任本期活动嘉宾,50余名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沙龙活动由研工部副部长、研究生处副处长周艳主持。

活动中,王赞教授结合学院49日校庆日即将举办的“中国美术学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十周年”特展暨省部部共建工作座谈会,以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艺创小镇、毕业季等几项重点工作,以及自身学术研究工作实践中的体会,鼓励和引导研究生要以一种理想情怀与现实关怀,选定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以及论文选题,在学术领域真正有所建树,形成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应有的高度。毛建波教授就研究生论文开题,提出了“贵有新意、以小见大、水到渠成、艺理共进、难易适中”的20字建议。他认为,论文写作需要掌握新观点、新材料,更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同时,论文是小专题的研究,但只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小的点方能促进专业的推进,看到普遍的意义。封治国老师结合自身的读博经历和学术旨趣,与研究生们分享了学术研究的“秘诀”。他强调,论文写作应当给自己设定最理想的潜在读者,这个潜在读者不单是自己的导师,也不仅是你将来论文答辩时要面对的对象,更应该是所研究方向的一流学者和专家同行们。一方面,可以借助考古或其它新发现来进行论文写作,另一方面,要精读前辈们优秀的学术论文,并在前人的高度上作出超越。

设计艺术学院吕晓萌、艺术人文学院张书彬、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王犁三位在读博士生先后发言,分别就自己的博士规划汇报内容、研究方法和阶段性成果作了介绍,并就论文选题、框架构思、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及与导师和同学同行的交往学习等话题作了分享。到场同学反响热烈,表示干货很多、深受启发,是一个有助于相互借鉴、创新思维、互相砥砺、求友共进的创新性学术交流平台。

学术沙龙作为学术研究和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古今中外,许多学术精英都从学术沙龙中汲取营养。为营造更加浓郁的学术氛围,提供更宽广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创新,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研工部、研究生处在春秋两季研究生学术周活动基础上,推出更为自由、开放、多样化的学术沙龙活动作为拓展和补益,帮助研究生突破界限、寻找伙伴、相互借鉴、互相启发、分享经验、激发潜能、提升自我、增进情谊,形成具有美院特色的学习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创新共同体。沙龙以“自由、开放、跨界、共享、创新”为宗旨,以“思想引导、学术引领、发展引航”为核心,采取“平台+微信”的线上线下联动模式进行,每月12期,一期一主题,由研究生轮值担任学术主持,根据实际需要邀请校内外专家担任沙龙嘉宾,形成常态化、品牌化主题活动,着力于打造一个不同学科间师生思想交流与碰撞的阵地、启迪智慧与交融观点的平台、闪现创新思维和激发灵感的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