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创

许江:写在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6-10-17
                                          感通人民之心

 凝炼中国之魂

深耕生活大地  创造艺术高峰


——写在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之际



许  江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转眼之间已经两年了。


时值习总书记发表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画界前辈、著名校友罗工柳先生的回顾展。罗工柳先生参加过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他的艺术创作横贯了上世纪中叶的四十年,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为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留下了众多动人画面,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情怀与精神。


习总书记的讲话正是总结了像罗工柳这样一批与新中国一路同行的艺术家们的创作历程,对当前中国文艺的发展状况、创作面貌与历史使命作出了深刻分析,精辟阐述了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明确提出了文艺弘扬“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点亮了灯塔,为民族文艺的振兴举旗立纲,立心建言。


两年以来,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深耕大地,用如椽画笔为人民写像抒怀,为民族凝心聚力,为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进程绘制气势恢宏的画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习总书记说:“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就艺术家而言,做到“让人动心”的关键就是要在创作中融入人民之心、中国之魂。罗工柳先生这一代艺术家始终秉持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传统,扎根人民生活的第一现场。罗先生的早期油画创作常被称为历史画,但对他来说,那是他亲历生活的刻录。像《地道战》这样具有浓厚现场感的油画创作,在那个年代是绝无仅有的。画面中,抗日民兵战士们交织在一间土屋中,无论是刚刚爬出地道的,还是登上梯子的,或是倚着窗伺望的,都朝向右侧,在那里,一种在场的力量,笼罩着整个现场,将这个多层次的群像凝成了一个整体,将这众多生动的姿态凝成了一种即将炸响的力量。


这种画面上的内在力量是来自历史现场的力量,也是罗工柳先生一代人与历史同行、与人民同在的真实写照。与罗工柳先生那一代人的亲身经验不同,当代文艺创作者们对于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并没有切身的感知。要做到“让人动心”,就需要以当代的情感和艺术语言重新承接上代人的历史经验。


新一代艺术家们要探索的,不单纯是历史的题材,更是历史的经验,是自我身在其中的历史,是一种人民的生命历程和个体的存在经验共同构造出的历史情意结。他们在新世纪复杂的创作经验中,以艺术的智性与想象力照亮历史,重构历史现场,又借助历史现场返照当下社会的世情与人心,在当代人与历史现场的照面中,实现内心的升华与历史感的养成。要做到这一点,当代文艺工作者们需要对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深入地探究。


作为文艺座谈会的现场亲历者,我认为在学习和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有几个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时代任务是什么?


通过两年以来对总书记讲话的深入学习和切身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讲话”深刻的历史意识与高远立意。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承担了社会革命与民族复兴的双重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文艺工作者们也收到了不同的历史任务书。七十多年前,毛主席主持延安文艺座谈会之际,面对的时代任务是民族的解放。那时,文艺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其作用是“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


时代不同,时代的中心任务不同,文艺的社会位置和历史意义也随之变化。习总书记主持的这次文艺座谈会,指向的时代任务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因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这一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总书记期待着文艺工作者们能够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千秋大业中来。“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在此,文艺创作超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成为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一股关键的创新力量。具体地说,就是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第二个问题,如何“以人民为中心”?


《共产党宣言》中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就是社会上“每个人”的总和。自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来,“人民”就始终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核心。然而直至今天,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人民的内涵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毛主席所说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甚至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合体,是具有阶级性的。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人民”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主体,既是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社会共同体,又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熏染下的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伴随着新中国六十余年的社会改造和文化发展,人民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水平日益提高,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的主体——不只是文艺表现的主体,而且是鉴赏和评判的审美主体。这与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沉淀是分不开的,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同时也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总书记对人民的理解包含了人性的深刻而现实的意涵。因此,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解决好文艺创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们“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真正地深入时代现场,融入人民生活。艺术家在人民之中,只能在人民之中;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在时代的大生活中与人民心连心,在日常的生活世界中与人民化为一片;进而像切近自身一样切近民身,如体验己心一样体验民心,像表达自我一样表达民意。



第三个问题,如何深入生活?


生活不是外在的社会现实,而是我们真切地卷入其中的有切肤之痛的身心经验。要想真正建立起这种经验,就必须用身体丈量出历史,用生命感触世界;将自我充分投入到生活的现场、现实的深处,在当代人的生活现实中树立艺术的社会关怀,将个人创作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连,以乡土重建养护人民之根,返身以诚,在自己身上养成人民之心。多年来,我所在的中国美院始终坚持深入生活的艺术/教育实践,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秉人民思想,深耕中国社会。“下乡采风”历来是文艺家们深入生活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传统。近年来,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艺术创作和教育主张。这不再是简单的写生采风,而是一种通过“社会调查”、“田野工作”进行“社会素描”的开放课堂,融艺术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旨在引领艺术家们深入村镇社区、深入生产建设第一线,切身地接触现实、了解生活,用常情常理去观察和理解社会,用鲜活的生命经验磨练现实感受力,用画笔和镜头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心灵的联系,在共同生活、共同经验、共同命运中创造与人民血肉相连、感同身受的艺术。这种艺术是大写的艺术,这种艺术教育所塑造出的是大写的人。


其次,继民学精神,再兴乡土生活。民学就是人民之学,是源于民间的日用之道及其思想体系,集中体现着中国人民的创造力、精神与智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乡土资源正面临剧变。村落在变化,乡土在流失,城乡结构在异变,中国美术学院以强烈的现实情怀和主体意识,率先建立了民艺博物馆,创建了全国首家手工艺术学院,致力于传统器物美学的复活、本土空间的营造以及乡土文化的重建,旨在复兴中国人以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的生活方式,建构一种符合人民当代生活需求的生机勃勃的“新乡土”。


为此,学院艺术家们开展了一系列中国村落及乡土资源的普查,通过大规模的实地考察,寻找、挖掘乡土故事与人民记忆,呈现中国民间社会的日常生活。艺术家们走进大地田野,参与到中国社会发展建设的最前线,他们或从百姓故事出发,搜集民间的奇闻异志,或从乡间风俗出发,描绘各地的风土人情,或从日常劳作出发,表现社会生产关系;或从建筑形态出发,描绘城乡场所精神……,持续地梳理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构造“乡土中国”的社会档案。同时,学院以优质的艺术与设计资源,深度对接农村文化礼堂、美丽乡村建设与城市有机更新,培养乡土活化的情感和基础,重建特征鲜明、多样生动的乡土生活,通过不断生长着的人民智慧,重建生活、生产、生态和谐发展的新乡土与新社区。



第四个问题,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一方面,首先要理清,中国精神指的是什么?习总书记的“讲话”中,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表里。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纪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讲话”中是非常明确而具体的,即“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针对文艺工作者,总书记更明确地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思想内核,即“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


弘扬中国精神,向全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文艺工作者是当仁不让的先锋队。今年9月,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举办,杭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文化的中国、诗性的中国、和美的中国。9月5日,峰会配偶团参观了中国美术学院,我们以中国书画、青瓷艺术、水印版画、丝绸艺术四大品类,向嘉宾们展示了中国文化“和静内美”的精神品质,呈现了中国古老的艺术传统是如何寓于日常、活在当代。生活的艺术不需要翻译,是中国文化最具直观感受力的传播媒介,这次展览通过“中国人的生活艺术”让每一位嘉宾都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与精神品质。


另一方面,弘扬中国精神,并非抱残守缺。如同“讲话”所言: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话”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创新意识。总书记认为,“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作为中国艺术创作的“国家队”,中国美院一直以来都以实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时代性转换和提升为其宗旨;始终坚持在当代语境中激发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活力,把优秀的传统活化到今天,回馈到世界。


在世界艺术的大格局中弘扬中国精神,向世界上优秀的文化学习,并完成中国精神的创造性转化,这是罗工柳先生艺术道路的写照。在1950年代,从敦煌壁画到苏派经典,罗先生一路东寻西觅,“对西方的优长深研之,以东方的精神改造之”,将东西方艺术经验在人民生活的现实热土中反复打磨检验,终于形成《前仆后继》与《井冈山》系列中大气洗炼的中国风度。他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对于油画语言所做的一系列本土再造的尝试,更饱含着中国艺术特有的空灵气息和书写特质。中国艺术传统的诗性情致,经过当代绘画语言的转化,焕发而为充满现代性的东方意境。这是中国精神、东方艺术根性在当代人精神土壤中的重新生发。这种东方诗性的迹化,贯穿了罗先生的整个艺术生涯,并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艺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文艺创作吹响了新的号角,期待文艺工作者们在“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的时代境遇中,重建一种思想深度、情感温度和语言强度兼备的艺术面貌;从切身的历史感和思想经验中,创造出一种充分介入人民日常世界的新艺术,一种深度参与社会进程的新艺术。


两年过去了,总书记的讲话声犹在耳,鼓荡心胸,鞭策着我们感通人民之心,凝炼中国之魂,深耕生活大地,创造艺术高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