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创

我院举办研究生学术周“湖山望境”系列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2012-11-09
   10月10日—26日,由我院研究生处主办,油画系、跨媒体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中德学院协办的“湖山望境”壬辰秋季研究生学术周系列学术讲座暨“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在我院顺利举行。学术讲座分别由研究生处毛建波处长和余旭鸿副处长主持。

  10月10日晚,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菲利普•佐佐(Filip Zorzor)教授首先开讲《当代德国绘画——从战后至今》。他从二战后当代德国绘画发展的三个时期:“父亲年代”(二战后首个绘画年代)、“儿子年代”(二战后第二代)、“孩子年代”(当代)出发,通过PPT演示,细致解读了当代德国主要代表性画家的创作经历和作品内涵,并系统梳理了德国绘画从战后直到当下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图像时代绘画的坚守阐述了个人见解。讲座特别邀请了中德学院院长杨修憬教授和图书馆馆长张坚教授作为现场对话嘉宾。
10月23日,油画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杨参军教授以《与物同游——我的艺术追求》为题,与研究生分享了自己绘画创作心得和体验,并直面绘画生涯中遭遇的种种问题。当回忆到从1995年至今的具象表现绘画之路时,他深有感慨:画家更多的时光是在对感觉的寻找上,同时要建立艺术思想的架构,他希望同学们要做一个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的艺术家。
10月24日,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海燕教授以《过程与积累——研究与方法》为题,从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导师的责任与重任、导师与研究生的授与学关系、研究生首要课程、研究生学习方法等多方面出发,结合个人学术阅历和指导研究案例,展开了研究生选题、破题、解题的探讨,手把手指导研究生如何逐步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并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她提醒大家在研究过程中要提高学术研究视野,学会反思,善于利用多方资源建立本专业的知识库,注重方法探索,关注学科的交叉性、前瞻性。
10月25日,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高士明副教授以《当代艺术: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为题,为我院研究生带来了一次有关当代艺术与思想的头脑风暴。他首先向大家抛出两个问题:今天,资本主义对艺术家究竟意味着什么?艺术家是否可以抵达一种无形式性?讲座中,他试图从一些自身参与的艺术事件出发,带领研究生去清理今天自我、艺术史和社会之间的无比复杂的关系。他认为,策展是一种思想的行动。艺术家只是一个社会位置,而策展人不过是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我们将获得一种目光,这种目光可以穿透艺术作品的拜物教,穿透艺术创造的个人主义神话,穿透艺术-价值-资本的社会交往系统,进入到这种被名之为“艺术”的心灵的社会时刻。
10月26日,研究生处处长、博士生导师毛建波教授以《学术研究之坦途——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为题,由他前往克孜尔石窟考察龟兹艺术的艰险经历出发,通过诚信与学术研究、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学术引用原则等内容,结合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分析,用事实提醒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务必要端正学风,提高学术道德意识,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最后他勉励大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月7日,中央美术学院博导、著名美术史论家薛永年教授以《扬州八怪的新变》为题,运用大量图像资料为广大师生呈现了“不以规矩非其病,不受束缚乃其性”的“扬州八怪”。首先,他指出“扬州八怪”继承发扬了个性派传统而逃避了正统画派的牢笼,形成了其独特的趣味,并利用新的题材。如汪士慎的《猫石桃花图》、罗聘的《鬼趣图》等而表达不同以往的艺术态度——“变寄乐为载道、变出世为入世”。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扬州八怪”虽均个性张扬、画风迥异,但却有着狂放奇拙、纵横泼辣的共性风格。最后,薛教授揭示出之所以“扬州八怪” 受到如此重视,是和清初扬州地区因盐商聚集而商业经济发达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而他们的作品也做到了雅俗共赏。
“湖山望境”系列研究生学术讲座的举办,意在承接中国美术学院历来注重传统活化、现实关怀和创造转换的思想传统,力图从国际视野和本土关怀两个层面来关注艺术的发展和艺术创作的问题。“湖山望境”将继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年轻艺术学子提供独立思辨、艺术与思想的对话、高端学术交流的平台,构建全院研究生艺术世界的心灵地图。
此前,为配合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活动,由研工部有关负责人带队,来自我院各系的研究生代表及青年教师代表在杭州之江饭店千人会堂参加了“浙江高校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接下来各院系将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及工作总结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