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未来国美,共建世界一流——学院召开研究生代表建设一流大学座谈会
座谈开始前,高院长首先表示,座谈会是向同学们“问计”,请同学们从长时空的角度来畅想和规划,寄言并畅想2028年甚至是2048年,“当我们国美100周年时,或者到本世纪中叶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可能建设成什么样?具有怎样的教学形态和人文环境?”
来自全院14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9名研究生代表,围绕教学模式、思路观念、管理方式、条件保障、学风校风等方面,畅谈了自己在学院的学习体会以及对改进研究生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气氛热烈,持续两个小时。
座谈会最后,高院长对同学们殷切地提出了三点希望:首先,艺术是为了智力的平等,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不是指人人都会画画,而是人人都能成为“能动”的人。与一流大学相比,我校同学们的学习能动性不及外国一流大学的同学,他们中的精英其用功的程度常常令我非常震惊。长此以往,我们和真正的教育强国相比,差距会越来越大。希望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开始,从一丝一毫开始改变,人人都能自我解放、自我构造、自我想像和自我培养。
其次,同学们提出很多关于学院未来的设想,只靠教职工实现不了,还要形成研究生积极参与的制度。他以条件简陋,却培养出精英人才的黑山大学和国立西南联大等大学为例,指出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不是硬件,而是学术精神、创新精神、共享精神。他希望同学们创设造福自己、造福同学、造福未来师弟师妹的一系列制度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第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相比没有足够的空间或教室的问题,更迫切的是习惯问题。建议同学们坚持每周在本学院、本系组织一次例会,大家轮流主持一次会议,开展一些学术讨论。每周编辑一次例会报道,让大家都能分享学术观点。日积月累,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建设未来的国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同学们自发地形成研究生层面的“学术共同体”,多一些付出,多一些愿景,多一些仔细的考量。
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处处长程剑光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自主精神和自我要求,也邀请同学们共同参与学院的管理,将大家的愿望转变成为学院的各项政策,更好地促进学院的未来建设。
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研究生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员听取了座谈会。会议由研究生处副处长韩亮主持。
研究生眼中的“一流”与“愿景”
——全院研究生代表建设一流大学座谈会观点摘录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硕士生赵攀峰以毕业展为例,谈道:“研究生的毕业创作大多以个人创作为主,跨界合作的展现形式较少,今后不妨可以在各专业间多开展互动和融合,支持并开创新的作品呈现形态,让同学们能集思广益,开拓思路。”
同一学院的博士生张靓亮建议:“是否可以让大家从策展开始时就有互动和切磋,在学院内部进行跨专业的对话,也可以是跨学校,跨国家的交流。”
视觉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宋哲谈到目前研究生发表论文非常困难,“我们学院能够建设一个或者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构成各个艺术学学科持续性的发声,对学术力量进行重新的整合和聚焦。”他建议,“学院每年都举行很多大型展览,可否在这些展览期间配套一些学术论坛,特别是青年学者论坛,广大研究生都能参与并发表文章,出版高质量的论文集。”
绘画艺术学院硕士生高博文认为,一些研究生需要帮助完成导师的事情,有些属于杂务,占用甚至浪费了不少时间,能否从制度上保障大家有更多的自我创作时间。
绘画艺术学院硕士生李菁雯以其在德国的学习经历,谈到校内workshop开放程度不高,“国外很多工作坊全校学生都能去,德国高校固定每周二举行讨论会,展示两位学生的作品。但是我们这里,系和学院内部的讨论会较少,一些工作坊不是本系的学生就不能进,里面的器材不能用。”
建筑艺术学院即将毕业的博士杨寯以自身论文写作为例,提出了“三开放”的设想。“有时候我在图书馆查资料,论文写到10点多正好是很有灵感的时候,但是图书馆要关门了,思路就被打断了。”他说道,“国外一流大学都有24小时永远开放的图书馆和学习环境,让大家能够充分安心地自习自学。所以我建议我们学校能不能有全时间开放的图书馆。”同时,还应该有“全空间开放”和“全方位开放”。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空间,有学习教室和自己的工作间,也能利用学校其他开放的工作室等学习空间开展沙龙、论坛,平时进行交流和讨论。另一方面,学院的学术资源,尤其是国际性的一些资源也能面向学生开放,例如国际工作坊各专业的学生都能选择,博士生自主发起活动也能得到相对灵活的资金配套,减少繁复的审批和监管。此外,他还阐述道:“未来很多硬件方面的条件能够改善,但是学术精神和求学态度才是更关键的着眼点。眼下一些功利化的心态对学术精神是很大的伤害。”他提倡一种“慢生活”的学术态度——低产出、高质量,师生花更多精力在学术研究上。
跨媒体的硕士生史思源同学谈到,学校缺乏研究生专用教室,有时研究问题需要自己去找咖啡馆甚至饭店来解决讨论的空间问题。
既是实验教学管理部的教师又是文创中心的博士研究生的沈建认为 :“资源共享主要指教学资源和实验资源的共享,目前学院有很多网络精品课程和8大实验教学平台,同学们可以组成兴趣小组自发地学习参与、协同创新。”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很多资源并没有很好地利用。
手工艺术学院硕士生朱思梦分享了自己在加拿大学习的体会:“那边同学的毕业创作可以在网上预约各个系的老师来指导和交流,一般是三名教师一个学生。我们学校毕业创作能够听取的意见太少,可以组织座谈会,各年级的同学都能来参加,对你的毕设提出建议,发表看法,这种跨界交流的机制对大家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硕士生吴一菲同学去过赞比亚和马里兰大学。她提出,我们学校没有选修第二专业制度,有些创作需要一些跨度大的课程知识,但目前还不能选修别的专业的课程。马里兰大学组织暑期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值得借鉴。
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的硕士生段凯琳希望学院在课程设置上能更跨界融合、丰富多元。“影院的学生想去选修版画工作室的课程,目前来看不太可能。”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硕士生林宇骏认为,雕塑创作依赖于一个外部的艺术市场,目前创作成本无法弥补。可以借鉴川美等,组织学期展或年展,提高创作的积极性。
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生王晓光谈到,跨界学习有赖于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国外资源共享相对完善,很多老师上课的教案、视频,网站上都能直接下载。”我们学校目前还做不到。
建筑艺术学院硕士生张钧超谈道:“研究生应该多向外校同学学习,我们建筑就可以多与工科类大学交流,取长补短。”
专业基础教学部的硕士生蒋怡然对比了台湾的教学方法:“以台湾高校为例,很多大学实行小班教学,老师的指导很全面、很充分,学生的反馈质量也很高。例如,论文课要上整整一学年,导师带学生从开题到写作一步步悉心指导,等最后答辩时,论文方面的问题就很少。”
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生孙楠也呼吁研究生更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活动,她指出很多研究生是本科直接读研,缺乏社会历练,服务意识、创新能力和执行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生刘晓丽认为,新生入学教育可以开展得更细一些,不然很多获取资源的途径学生不知道。目前的国际交流方面,语言翻译往往是一大障碍,希望学校有相关的支撑部门。
艺术人文学院硕士生刘雨尘也以自己海外访学的经历指出:“跨学科、跨系别的交流国外更多一些,让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比如我是人文的学生,也可以去学习手工艺、油画等课程,也能算学分,无论是对兴趣或者是技能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希望学校的住宿和餐饮改善,有助于学业。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郭程辉从本科到研究生一直是班长,谈到学习氛围的重要性,目前有一部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他建议同学们“在做中学”,多主动探索,多参与社会实践。